国际滑雪联合会(FIS)高山滑雪世界杯分站赛在瑞士圣莫里茨落下帷幕,中国选手李明阳在男子大回转项目中以出色表现斩获第四名,刷新了中国选手在该项目上的历史最佳成绩,这一突破不仅为中国滑雪运动注入强心剂,也为2026年米兰-科尔蒂纳冬奥会的备战工作增添了信心。
突破历史,新星崛起
22岁的李明阳来自黑龙江哈尔滨,自幼接触滑雪运动,2018年入选国家集训队,在此次世界杯分站赛中,他首轮滑行便以0.mk体育下载8秒的优势暂列第三,尽管第二轮因赛道条件变化稍有失误,最终仍以总成绩1分45秒32位列第四,距离领奖台仅差0.mk体育3秒,这一成绩超越了名将张宇欣在2019年创造的第六名纪录,成为中国男子高山滑雪的新里程碑。  

国际滑雪联合会官网评价称:“李明阳的滑行技术兼具爆发力与稳定性,尤其在弯道控制上展现出亚洲选手罕见的精准度。”瑞士名将、两届冬奥冠军马可·奥德马特赛后也表示:“中国选手的进步令人惊讶,他们正在改变高山滑雪的竞争格局。”
科学训练助力飞跃
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主任王磊在接受采访时指出,近年来中国滑雪运动的发展得益于科学化训练体系的完善。“我们引入了生物力学分析、虚拟现实模拟训练等先进手段,同时聘请了奥地利、挪威教练团队,帮助运动员在技术细节上实现突破。”以李明阳为例,其团队通过3D动作捕捉技术,针对性优化了入弯角度和重心调整,使他的过弯速度提升了12%。  

国内滑雪基础设施的升级也为运动员提供了更好条件,2023年,河北崇礼太舞滑雪场建成符合国际标准的高山滑雪训练道,全年可提供6个月的人工造雪训练期,吉林省长白山高原训练基地则模拟欧洲阿尔卑斯山赛道环境,让运动员足不出国即可适应不同海拔和雪质。
梯队建设初见成效
除李明阳外,中国滑雪新生代选手在国际赛场集体爆发:18岁的女子自由式滑雪运动员陈小雨在美国猛犸山站夺得坡面障碍技巧银牌;20岁的跳台滑雪选手刘子豪在芬兰库萨莫站闯入前八,冬季运动管理中心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注册滑雪运动员已超过1200人,较2018年增长3倍,其中15-22岁青少年占比达67%。  
“这得益于‘北冰南展西扩’战略的持续推进。”王磊介绍,近年来四川、云南等地新建20余个室内外滑雪场,广东、福建等南方省份通过轮滑、滑草等项目跨界选材,每年向国家队输送30余名苗子,教育部将滑雪纳入“校园冰雪计划”,全国已有超过500所中小学开设滑雪课程。
冬奥备战进入冲刺阶段
随着米兰-科尔蒂纳冬奥会周期开启,中国滑雪队已制定“金牌突破计划”,高山滑雪队主教练、意大利人安德烈亚·吉贝尔蒂透露:“我们将在明年1月启动欧洲拉练,重点攻克速降项目。”自由式滑雪队则瞄准空中技巧和U型场地两个优势项目,计划通过增加世界杯参赛场次提升实战能力。  
市场层面,滑雪运动的火爆也为竞技成绩提升奠定基础,据《中国冰雪产业发展报告》统计,2023年全国滑雪人次突破3000万,相关产业规模达890亿元,安踏、李宁等本土品牌加大滑雪装备研发投入,首款国产竞技级滑雪板已于今年9月通过国际认证。
挑战与机遇并存
尽管进步显著,中国滑雪仍面临诸多挑战,高山滑雪项目上,欧洲选手在速降、超级大回转等速度类项目中占据绝对优势;自由式滑雪则需应对美国、加拿大选手的难度压制,雪上项目对场地和气候依赖性强,如何平衡训练与赛事安排成为课题。  
对此,国家体育总局表示将加大国际合作力度,未来两年拟选派50名运动员赴挪威、瑞士等国长期集训,并邀请国际裁判团队来华指导,王磊强调:“我们的目标不仅是冬奥奖牌,更要推动滑雪运动成为全民健身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曾评价:“北京冬奥会为中国冰雪运动留下宝贵遗产。”从北国雪原到南疆冰场,从竞技体育到大众参与,中国滑雪正以昂扬姿态滑向更远的未来。